6Yue时空阅读计划2025年10月少儿活动公告及简介
主讲人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Global & Planetary Change、Science Bulletin等5个期刊的副主编/编委。主要从事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发现了中生代最早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
主讲人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Global & Planetary Change、Science Bulletin等5个期刊的副主编/编委。主要从事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发现了中生代最早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
Global warm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Earth's rising average temperature, has transitioned from a scientific concern to an urgent g
英语 全球变暖 fuel ipcc combustion 2025-09-24 12:34 3
上海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由在华国际出版商联盟(IPCC)指导,Paperpal母公司CACTUS联合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威科集团(Wolters Kluwer)、英国爱墨瑞得出版社(Emerald)(排名不分先后)共同发起【AI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成里京当地时间19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被授予2025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国际奖(简称“阿勒福赞奖”),以表彰其为海洋气候变化提供的科学证据,这些证据是评估风险、适应和减
在联合国迎来成立80周年之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院长齐晔教授在CGTN《对话》节目回顾联合国的硬核贡献:从1987年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到成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推动气候治理,再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问世
但如果说,中国科学家正为我们脚下的地球打造一台“超级CT”,能以极高的精度,层层剖析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2022年,不同国际机构对中国碳排放的计算结果居然差出上亿吨——EDGAR说125.27亿吨,EIA说114.84亿吨,IEA给了121亿吨。
就2022年而言,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EDGAR)给出的数据是125.27亿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是114.84亿吨,国际能源署(IEA)计算得出当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是121亿吨[1][2][3]。
就2022年而言,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EDGAR)给出的数据是125.27亿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是114.84亿吨,国际能源署(IEA)计算得出当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是121亿吨[1][2][3]。
臭氧在天上裂成龟纹,塑料在海里结成新大陆,人类站在自己制造的裂缝上,举着遥控器对着传统喊:“快,给我一个快捷键!”回声从瓦片、竹简、留白处传来——“键不在盘,在‘止’。”止什么?止给地球0.3秒的呼吸。正文一、1980·北京·竹椅上的“止息观”梁漱溟晚年口述,
在全球迈向碳中和的征程中,准确测量碳排放是实现一切气候目标的第一步。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如果你无法衡量它,就无法管理它。”这句话在气候变化领域同样适用。
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数据话语权的争夺从未停止。本期《锚点》节目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对话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关大博。深入探讨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体系中长期存在的数据垄断现象,展现中国
随着 5G-A 的悄然来临,其带来的数倍速度提升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然而,对于广大手机用户来说,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却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们似乎总被各种灾难新闻包围。地震、洪水、飓风、森林大火……这些灾难频繁登上新闻头条,让人不禁疑惑:为何世界灾难越来越多了呢?是大自然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还是另有隐情?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
《国际研究评论》(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代表英国国际研究协会出版且同行评审的国际关系学术期刊,其前身为Britis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75 -
在推进企业碳管理的过程中,"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与"净零排放"(Net-zero)已成为两个最受关注的目标概念。那么,这两个概念到底有什么区别?企业在实际碳管理中又应该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两个目标?